2018年8月1日1 分鐘生命力 Vitality採回來的是不知名的野藤蔓。 把已變啡的竹器配襯雪白的大白菊,再加上翠綠的野藤蔓,它就好像張開兩手歡迎大家。 噢!那野藤蔓原來纏起了其他的小雜草與小木枝呢,就是想要找尋可依靠的支柱吧! #大白菊 #WhiteChrysanthemums
2018年7月31日1 分鐘轉念 Mind changing繼續嘗試以 Cheuk's Creation 的陶器來插花。 一開始計劃以剪掉的兩條花莖作為大白菊花蕾枝的支撐,可是陶器的表面是滑滑的,並不適合使用這個方法。試過兩次後也不成功,有點氣餒之時,突然靈機一觸,想到可用透明小玻璃瓶加水放於花器中,又不會破壞整體觀感。因大白菊花莖有柔韌性,不易折斷,所以把花蕾枝徒手矯成優美的形態,去掉多餘的枝葉。作品完成。 #大白菊 #WhiteChrysanthemums
2018年7月30日1 分鐘浮花 Floating flower這是我第一次做的浮花作品。 由於最近想找一些手造陶器配合禪花的創作,第一個想到的陶藝家就是譚卓文先生(Cheuk's Creation)。曾經參觀他的陶藝工作室,很喜歡他每件陶器都有自己的個性。感謝他慷慨借出他的陶器給我當作花器創作今次的作品。 先把花器加水至八至九成高,留點空間給浮花展示的空間。用一朵盛開的大白菊,參考川瀨敏郎老師的其中一種插花技巧 - 留花莖約一厘米,選一片可襯托的大白菊的葉子,用牙籤刺穿葉莖中心,固定於剩餘的花莖上。把花連葉一併放到花器上,配合花器的紋理,調整擺放位置,用葉片固定於花器邊緣。作品完成。 #大白菊 #WhiteChrysanthemums
2018年7月28日1 分鐘初生之犢 Newborn原本只是個人興趣,在一個月內演變為一起體驗、一齊插花。 感激港台的 May Li 找到「禪花」的 Facebook Page,感謝好友 Johnson Mok 為我想到用 #禪花人 這稱呼。 剛好在那時候看着舊同事 Eda 分享的書,是一本關於創意自信的書。把我這個懶人呼喚出來,把腦中的幻想實現於「禪花半天體驗」。 「禪花半天體驗」運用了過去在舊公司、大學、常霖法師、無事姊妹 - 曉柔學習到的教學方法。幸運地得到朋友、May Li 及 學員的支持,完成了第一次的經驗。 有緣再聚! #大白菊 #WhiteChrysanthemums
2018年7月23日1 分鐘學而時習之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日本花道師川瀨敏郎先生是我插花的主要學習對象。 他寫的「今様花伝書」開闊了我對插花的視野,改變我一直以來對插花的認知。翻開書裡的每一頁都令我感到驚喜,猶其是對插花新手的我來說。 今次的插花方法參考書中的教學,是適合夏日的清涼插法。花材用一朵盛開的大白菊,簡單而純潔。由於需要突顯水的清澈感,所以不留花莖。只用細口闊身的玻璃瓶平衡整體的感覺。 做法簡介: 玻璃瓶注滿水。選好大白菊後,把花莖留約一厘米,另選取一片大白菊的葉子,在近葉莖處開個孔,插在花朵留著的花莖。把花葉置於瓶口處,整理花與葉的角度。作品置於可突出水的清澈透明的背景前,調好觀賞的角度。最後不忘抹走玻璃瓶外的水,提高透明感。 今次的作品尚有很多進步的空間。例如花在玻璃瓶上的角度,因瓶子的設計是有擰蓋的,最好花兒能夠在觀賞的角度蓋過瓶口複雜的線條會更好。 #大白菊 #WhiteChrysanthemums